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南加州臺大校友會會長陳鈺(President of NTU Alumni Association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18734421475016&set=a.1060194397329026.1073742037.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和前南加州臺大校友會會長陳鈺學姊午聚,留美多年的學姊心繫臺灣的競爭力,長期投入臺灣青年在美的職涯發展促進工作,而我在當了小福寶的媽後,更加關注下一代的教育環境和國際觀,期待未來和學姊可以有更多合作,搭建起臺灣青年海外留學、就業的橋樑。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2017 留學準備與國際趨勢分享會(Study Abroad Workshop)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simplejellyfish/posts/1813335185348273




  我認識的Claire(鄭詠喬)是一位真誠善良、善於傾聽的留學教育顧問,即便她擅長為學生爭取排名頂尖的海外名校,她更在乎學生是否了解自己、目標校系以及未來職涯發展,以為自己找到最適合的最佳選擇,因此來尋求Claire協助的人,都會在她的耐心引導下,先問問自己的心:「我為什麼想留學?」
  
  由於認同Claire的理念,以及我個人在職涯諮詢和Lifestyle Redesign的經歷,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的合作,除了輔導學生申請理想校系,還有預先探索可能的職涯發展「畢業了,然後呢?」
  
  經過輔導眾多學生走過留學至就業的過程,我們都有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分享給更多想要留學的朋友,因而有了這場分享會,若您有留學的計畫或正在準備中,都誠摯歡迎您來聊聊,與我們一起發現人生的無限可能。
  
報名連結:
http://tinyurl.com/ybonbepj
  
備註:
  
1.基於期待能給參加的朋友最大的幫助,我們會針對報名資料中大家有興趣的目標校系做資訊整理與分析,也歡迎您留言說明欲了解的議題,我們會盡可能在講座中討論。
  
2.又由於我個人是職能治療師,對相關科系的留學準備和職涯發展相較有深入了解,特別歡迎復健醫學相關科系(如: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等)的同學參加我們的分享會哦!
  
--
  
主題:2017 留學準備與國際趨勢分享會
主講人:鄭詠喬 留學教育顧問、江婕瑋 職涯發展顧問
主辦單位:風雲全球高等教育
講座日期:2017年8月19日 (六)
講座時間:早上9:30 - 11:30(建議提早30分鐘入場)
講座地點:益品書屋 演講廳(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69號1樓)
入場費用:免費,並可無限暢飲咖啡、冰沙及熱茶
報名網址:http://tinyurl.com/ybonbepj(限額30位,額滿即止)
講座大綱:
* 為何留學
* 美國各學院研究所申請介紹
* 留學時間表與準備工作
* 留學申請注意事項
* 申請案例經驗分享
* 未來發展與職涯規劃
* 座談& 提問時間
  
--
  
“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 Now is the time to understand more, so that we may fear less.” - Marie Curie 居禮夫人
  
  愈了解未來規劃,人生自然無懼。透徹了解自己的追求學習,才能走出一段最珍貴的留學之旅。不一樣的世代裡,出國需要全新思維與長遠眼光,除了瞭解自己,更要明白海外求學環境與國內外職涯發展。
  
  我們親身經歷留學甘苦點滴,最能體會出國的動機意義與國內外文化差異,非常有信心協助即將展翼的你,以完整真確的資訊進行深度的個別化留學輔導與生涯規劃,與你並肩而行,讓留學成為人生最美的風景。
  
--

【鄭詠喬 留學教育顧問】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跨文化語言教育博士研修
美國賓州大學 語言教育碩士
  
  鄭詠喬顧問有豐富留學輔導經驗,曾旅居美國、歐洲、中東與東南亞十多年,了解西方思考邏輯與行事風格,熟知東西文化與語言差異,每年更親訪每一所海外名校與專業語言機構,與負責招生的審核委員及行政代表深入訪談,洞悉各校難能可貴的第一手申請要領與錄取關鍵因素。
  
【江婕瑋 職涯發展顧問】
美國南加州大學 職能科學暨職能治療研究所 碩士
美國諮商師認證委員會 全球職涯發展師(GCDF)
  
  江婕瑋顧問有眾多留學生職涯輔導的成功案例,提供專業的職涯發展諮詢協助學子設定最適合其能力、興趣、價值觀與國際趨勢的海外目標校系,並藉由生活型態再設計(Lifestyle Redesign)服務以規劃適才適性的留學準備及留學生活,助您在留學準備這場自我鍛鍊的耐力賽中以最有效益的方式脫穎而出。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Trojan Baby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4m15d,謝謝 Pei Chu 阿姨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我們是trojan寶寶囉!
  
--
  
  圍兜兜剛穿上就接到口水,既有紀念價值又實用!XD

2017 USC新生說明會(USC New Student Send Off in 2017)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68086639873128&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除了去年安胎,畢業後的USC新生說明會從沒缺席過,這次特地從臺南北上擔任志工學長姊(還趁小福寶睡覺偷溜出來),心情很不一樣。
  
  記得2013年當新生時,只有我一個OT,要和HSC校區的其他科系同學一組,雖然認識很多新朋友很開心,但還是很羨慕EE、CS和Marshall的同學自成一大組,有專屬的學長姊照顧。
  
  在我畢業之後,入學USC OT的學弟妹各屆的人數從2、4、7,一直到今年的10人!從我擔任HSC校區的小組leader,到現在我們OT終於也自成一大組可以特別關照了,還超過HSC校區的其他科系人數,好驚人!
  
  很開心有更多臺灣學生感受USC自由、熱情的文化,還有接受OT學術殿堂的啟發,祝福學弟妹留學生活一切順利!努力開創人生和臺灣的新頁!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USC OT歷屆臺灣學生部落格(USC OT Student Blogs)

【Class of 2017】

謝靜儀(Doris Hsieh)
https://dropdoris.blogspot.tw/


【Class of 2017】

邱顯至(Hsien Chih Chiu)
http://shoess.pixnet.net/blog

陳萱(Betty Chen)
https://blessedtoblessblog.wordpress.com/


【Class of 2015】

劉佳欣(Noel Liu)
http://noel2252.pixnet.net/blog


【Class of 2014】

江婕瑋(Jody Chiang)
http://chieh-wei-studyabroad.blogspot.tw/


【Class of 2013】

蔡舜如(Joyce Tsai)
http://shunjutsai.blogspot.tw/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社區關懷醫師整合性照護試辦計畫顧問會議(Community Health Consultation Meeting)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356146871067109&set=a.988570391158094.1073742013.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之前在USC OT Faculty Practice學習時,觀察到職能治療師會接受「醫院各科」和「基層診所」轉介過來的個案,以Lifestyle Redesign協助個案重塑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感到非常羨慕!
  
  雖然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可以服務多樣化族群,可在台灣還是以復健科和精神科的轉介為大宗,以外的科別和亞健康個案就比較少有機會接受職能治療。看到USC開放而多元的服務模式,一直很期待有一天可以和各科醫療專業及社區單位合作。
  
  昨日參與「社區關懷醫師整合性照護試辦計畫」顧問會議時,了解洪德仁醫師長期在資源、時間都很有限的狀況下,主動率領專業團隊走進社區和弱勢民眾家中,並身體力行號召基層診所醫師一起到宅關懷民眾健康。一路走來雖篳路藍縷,但已累積不少暖心的醫病故事和眾多家庭的感謝,相當令人感佩與感動。
  
  感恩眾多先進以血汗披荊斬棘,今年開始,除了基層醫師外,其他相關醫事人員(護理師、社工師、藥師、營養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也可以經由醫師轉介進入社區關懷民眾了!換句話說,職能治療師在社區有機會接到來自家醫科、小兒科、耳鼻喉科⋯等各科的直接轉介,也有機會接到健康服務中心、里長、社區關懷據點、長青健康活力站⋯等社區單位的間接轉介,真正落實職能治療師在社區中健康促進的重要角色!
  
  由於此計畫目前在士林區、北投區試辦,目標為拓展至台北市各行政區,歡迎有興趣服務士林區、北投區的職能治療師洽詢,也期待我們可以在不久的將來一同照顧厝邊頭尾的健康!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分享Lifestyle Redesign(Sharing Lifestyle Redesign in Taipei City Hospital)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01262879888843&set=a.988570391158094.1073742013.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與復健科醫療團隊(含: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分享「Lifestyle Redesign發展源流與在美實務」。
  
  近年來,臺灣高齡化日益加劇,為使醫療資源可以更有效益應用於國民健康促進,各醫療院所也紛紛規劃社區化的服務模式,Lifestyle Redesign或許是跨專業醫療人員從復健走向預防可以參考的合作方向!
  
附註:感謝佳芝學姊的細心呵護,讓我全程演講都是坐臥著,不時關注我的身體狀況,還有專車接送,真是尊榮到令人感動,也非常不好意思,我和寶寶都很感謝學姊哦!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2015 USC Global Conference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96840920331039&set=a.1198352323513232.1073742059.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為了照顧我和黃大寶,細心的老公特地陪我到上海參加2015 USC Global Conference,老公身兼保姆和保鑣,無微不至的呵護讓人很安心。
  
  雖然是參加會議,但因為這是倆人第一次一起搭飛機,感覺像是郊遊一樣興奮!期待10/26-11/1的旅程。
  
附註:這可能也是黃大寶一生中搭飛機最划算的時候!希望他要好好保存在胎內記憶裡。XD

參考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198352323513232.1073742059.100000154267360&type=1&l=b1d9f55c67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於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分享Lifestyle Redesign(Sharing Lifestyle Redesign in Department of Health, NewTaipei City Government)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96339573714507&set=a.988570391158094.1073742013.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受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及臺灣職能治療學會邀請,分享「Lifestyle Redesign於美國USC之多元發展」。
  
  遇到許多前輩和OT伙伴,聽大家在社區開疆闢土頗有進展,感覺臺灣OT的發展愈趨成熟了!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Meet with future HSC Trojans!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93745013973963&set=a.1194300507251747.1073742056.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2015 Discover USC準備要開始囉!歡迎未來的Trojans一起共襄盛舉,也特別期待與OT和Health Sciences相關科系的同學相見歡!

  說明會是晚間7點到9點,會有分組互動的時間,現在來晶華酒店都來得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93859077295890&set=a.1194300507251747.1073742056.100000154267360&type=3&theater


  Meet with future HSC Trojans!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2015 Discover USC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87939601221171&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3
  


  USC 年度最大「南加大升學講座,Discover USC」即將於2015年10月20日(週二)在臺北舉行。屆時將由USC數位入學事務代表在現場介紹南加大現況與各種學習選擇與資源,並分享申請時應留意的重點,若您有任何朋友對留學USC有興趣,歡迎上網報名!  
  
  婕瑋當天也會協助職能治療學系及Health Sciences Campus(HSC)相關科系的同學了解當地學習和生活,歡迎準備申請的同學來找我喔!
  
--
  
時間:2015年10月20日(二)晚上七點至九點
地點:臺北晶華酒店(104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2段39巷3號)
報名(點選Register Now):http://goo.gl/hiqABM
  
Ques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C Taiwan Office anytime
T: 02-8789-5679; E: usctaip@usc.edu
  
圖片來源:
https://admissionblog.usc.edu/files/2011/10/photo31.jpg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第24期碩士後國際行銷班迷你同學會(Mini Class Reunion)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47962178552247&set=a.1060194397329026.1073742037.100000154267360&type=1


  
  在陳德福醫師主持的凱薾診所,巧遇大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Grace(王月華),當場開起ITI第24期碩士後國際行銷班的迷你同學會!
  
  真誠善良的德福醫師,由於夢想讓人們認識身心靈平衡才有內蘊而外發的美麗,特地開設高品質醫療服務的整合型診所,促進各年齡層的客戶擁有健康生活型態;認真優雅的Grace,則是希望以全球在地化的發展模式在臺灣放眼世界,代理經銷生醫儀器,和提供產業機械及製程控制自動化設計服務,即便有陣容堅強的專業團隊,Grace和先生仍事事到場親力親為,確保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符合客戶需要。
  
  好榮幸能在ITI認識優秀的同學們,也期待我們的異業合作將幫助彼此實踐理想!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2015 USC新生說明會(USC New Student Send Off in 2015)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33718136643318&set=a.988570391158094.1073742013.100000154267360&type=1
  


  從2013年起參與三次USC新生說明會,一次身份是學妹,兩次是speaker,雖然去年才回臺灣,但回顧既遙遠又熟悉的入學事項,總感覺近鄉情怯。
  
  走進會場,耳邊響起氣勢磅礴的戰歌,校友不約而同地穿著紅色、金色,話題不自覺圍繞在加州的陽光、草地、沙灘⋯才發現從踏入USC校園的那一刻,Trojan的血液已在體內流淌著,一點引子就能讓它沸騰起來。
  
  好愛USC,很榮幸能成為Lifelong Trojan,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可以家長的身份來參加呢!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33738136641318&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


  
  USC Health Sciences Campus版圖持續擴張中,今年來到8人!職能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則是像細胞分裂般從1人、2人到今年的4人!好開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願大家將在寶貴的留學生涯中創造許多美好回憶!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第24期碩士後國際行銷班結業(Graduated from Post-Master'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Program)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29542273727571&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




  歷經外貿協會國際企業人才培訓中心(ITI)半年210小時的「碩士後國際行銷班」密集培訓,終於在今天領到得來不易的結業證書了!
  
  對於醫療背景的我來說,經貿實務、國際行銷、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專業,是非常陌生的。尤其在事業草創期間,要在短時間內大量運用商業相關技能,經常會對眾多的未知感到徬徨無助。
  
  當我在創業的動盪期,事業發展有如坐雲霄飛車般高低起伏,很幸運有「碩士後國際行銷班」的適時陪伴,與曾於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荷蘭、日本、中國大陸、越南...各國求學、工作的同學們交流國際閱歷,由業界各領域極富份量的大師親自專業培訓,每次向老師、同學請益,感覺自己都增添了許多勇氣,更有信心與能力去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同時,同學間的溫情也是學習過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為工作上突發的危機,使我從剛開始積極處理班級事務,後來不得不成為「消失的班代」。同學不但包容我的虧欠,還主動輪流承擔便當、筆記、聯誼...等要務,彼此無私的貢獻幫助班級運作得相當順利,讓人非常感動與感恩。
  
  感謝ITI的用心規劃,感謝老師的耐心教導,也很榮幸與傑出的國際人才一同學習,願這難忘的六個月,將成為茁壯我們生命的養分,展望每個潛能無限的明天。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與北投社區PGY醫師群分享Lifestyle Redesign!(Sharing Lifestyle Redesign with Physicians)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84278904920575&set=a.988570391158094.1073742013.100000154267360&type=1
  


  感謝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德仁醫師邀請,向北投社區PGY醫師群分享從Lifestyle Redesign角度看美國在地老化,及聆聽長照資源整合專家蔡欣潔分享北歐的養老機構參訪經驗,一起探討臺灣本土化的長照可能!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於長庚職能治療分享生涯規劃(Sharing Life Planning)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82049381810194&set=a.988570391158094.1073742013.100000154267360&type=1



  在長庚大學從留學準備談到生涯規劃,注視臺下一雙雙本該因滿堂而彌留、卻因為被夢想喚醒而炯炯有神的眼睛,感到非常感動!
  
  據說類似的講座少有前例,因此長庚職能治療的學弟妹積極突破萬難,就是要辦成這場演講。第一次演講有開場劇、第一次課後源源不絕地被索取合照、第一次有學員主動專車接送、第一次被興奮的傾訴包圍:「老師,我有個夢⋯」
  
  看到藏在心底的小小夢想,忽然間明白實踐的偉大力量,真的很受震撼!好期待這些潛能無限的年輕生命,引領我們開創新的未來。

--

學員心得:

謝雨芯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21525247915988&set=t.100000154267360&type=1

聽了有關出國升學的演講
浮現在腦中第一個感想是──
“好難好麻煩!!!”
明明英文這麼爛個性這麼悶成績又不突出
還要考檢定還要有推薦還要申請還要講英文還要有自信地主動積極推銷自己還要到處social交朋友拓展人脈
....感覺就不像是我會做的事啊可惡Q

矛盾的是
心裡一直有著出國唸的想法
想出去增廣見聞、想找到和書本裡不同的熱情
但職治這種東西 實在不知道該從何查資料起
而且那些出國的學姊同學們好像都是成績超級好的那種
於是很害怕很卻步
似乎潛意識裡覺得這種事離自己很遙遠
大概充其量只能想想而已

但看著大姊毅然決然隻身一人出國打工度假闖盪江湖後一切都過得蠻好的
忽然覺得
說不定即使很難、即使程度如我、
如果硬是把自己丟到那裡
還是有辦法掙扎著活下去的吧?
……當然首先英文要過啦申請要過啦
(然後在這之前的是三下歐趴實習順利考照成功><)

嗯怎麼說
雖然感覺還是很遙遠
但好像突然多了那麼一點點方向
如果夢想能有成功實踐的一天就好了呢!:)

--


陳以臻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23979897630506&id=100000555171442&pnref=story

  剛剛聽了一場演講,本來很猶豫要不要去,但後來還是帶著自己去聽了!是一場有關於職能治療出國留學的演講,由江婕瑋職能治療師來跟我們分享一些她的經驗。

  我不敢說我一定會或一定不會出國進修,但今天的收穫是更瞭解OT!聽了她的分享,原來世界那麼大...突然覺得自己還差好遠啊~~也或許是才踏入OT一個學期多,對於這個領域還不是那麼透徹的瞭解,我會繼續努力的~~~

--

粘宇真
https://www.facebook.com/dt9350628/posts/976540249030863

謝謝江婕瑋老師特地跑來我們學校演講她的留學經驗~
真的很精彩
讓我發現培養國際觀的重要
也希望自己能發揮所學,實際的幫助人的需要~
聽到留學,心裡多少有些羨慕
雖然發現要有超級夠充裕的資金和很多很多事前準備
但若真在留學時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真的可以學得台灣較難學到的一技之長!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OT學歷,可以申請到海外工作~~
若神有這樣帶領,真可以為祂所用!當時心裡小小激動了一下
雖然多少都會為前途感到迷惘徬徨
但感謝主,今天禱告特別摸著「主的笑容」
「用你笑容鼓舞我來盡前途」;「你的笑容是我歡喜,我愛,愛你,你,主。」;「我求你賜長久忠誠,存心討你歡笑。」
希望無論我的未來如何,都是走在主所喜悅的道路上~
也希望主更多開啟我的心眼,使我更認識祂的喜悅是什麼~!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國際關係分析專家劉必榮教授(Exper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72109109470888&l=84caa8b94a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72129499468849&set=a.1060194397329026.1073742037.100000154267360&type=1





  聽偶像劉必榮教授現場分析國際情勢,感覺就像看演唱會一樣興奮!我坐在搖滾區!!
  
今日探討議題:
IS的威脅與國際因應之道
中國的外交擴張
烏克蘭情勢與東西外交
中東的權力板塊移動
歐洲的變化





  在外貿協會「解讀2015最新國際情勢,掌握經貿熱點分析」講座,與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合影,學習國際關係分析。
  
「國際觀,決定你的世界有多大!」
  
《看世界的方法: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http://m.books.com.tw/product/show/0010639620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Lifestyle Redesign在臺繼續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 in Lifestyle Redesign in Taiwan)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38210726194060&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




  與媺妮學姊的晚間集思,一同規劃下半年的Lifestyle Redesign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課程,透過Lifestyle Redesign的應用與深化,促進職能治療在臺灣發揚光大!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碩士後國際行銷班班級代表(Be a Class Representative in Post-master's Certificate Program in Global Marketing)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35220676493065&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



  有幸擔任第24期碩士後國際行銷班的班級代表,學習如何為公眾服務。
  
  在資源整合時,發覺眾人之事需要運用群眾力量,於是和同學自主組織知識管理、膳食規劃、活動企劃⋯等功能性委員會,試圖一同創造集體的最大效益。
  
  從同學們熱烈討論團體需求和對應策略時學到許多:光是訂便當,就可以引發多元的經驗分享,無論是菜色、收單、繳費、取貨、分工⋯都有許多寶貴建議,幫助我們從不同的思維中有所收穫,相信若能集結大家的智慧結晶,更能把事情做得更圓滿。
  
  期待與自發產生的小小內閣一起成長,將當中的學習帶回真實生活中。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利潤 vs. 工資(Profit versus Labor)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32891613392638&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



  上週上經濟學的生產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時,學習到一個看待報酬的重要觀念:
 
  在勞動市場,勞動(labor)以單位時間勞心、勞力的產值換得的報酬為工資(wage),年收入破百萬不是難事。
  
  但要年收入破億,倚靠的則是企業才能(entrepreneurship),包含:洞察能力(ability to recognize)、組織能力(ability to organize)、承擔風險能力(ability to assume risk),賺的是經營企業產出的利潤(profit),而非工資。
 
  如何在教育當中,促進有潛能的下一代及早具備企業才能,或許是經濟挑戰越來越大的臺灣人需要深思的。
  
  您賺的是利潤還是工資呢?
  
圖片來源:
http://www.canberraentrepreneu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8/entrepreneurship-beginning.jpg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全球在地化(Global Localization)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9771007038032&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



  「全球思考,在地執行。(Think Global, Act Local.)」是全球化風潮帶來的趨勢。
  
  在臺灣不得不走向國際化時,忙碌的醫療人員需要停下來思考,臺灣醫療在健保體制下的樣貌,有什麼是全球通用的價值?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USC賀年卡(Greetings from USC)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6289750719491&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



  收到USC跨海寄來的賀年卡,感到好窩心,果然是lifelong Trojan!

(這次沒隨信附上捐款單,讓我驚訝了一下。XD)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Lifestyle Redesign®於美國南加大發展現況(Current Lifestyle Redesign® in USC)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為財團法人臺大景福基金會景福醫訊邀稿)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ursuing.ideal.life/photos/a.118514268341778.1073741831.116850985174773/324954854364384/?type=1&relevant_count=1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現代人由於抽菸、不健康的飲食、體能活動不足和有害性飲酒...等不當生活方式,而導致慢性病在全球人口中佔相當大的比例,每年約有3600萬人因慢性病致死(Lim et al., 2012)。而在臺灣,根據衛生福利部今年(2014)8月公告之2013年國人前十大死因:(1)惡性腫瘤、(2)心臟疾病、(3)腦血管疾病、(4)糖尿病、(5)肺炎、(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其中慢性病就佔了七項,可見被稱為「生活型態病」的慢性病,非常值得健康相關專業人員關注。而職能治療專業一環的「生活型態調適」,近年逐漸成為臨床發展重心之一,凸顯職能治療師在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著重生活型態與健康促進的一系列研究在1997年於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展開序曲,Florence Clark博士及其團隊發表的隨機分派研究(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RCT)Well Elderly Study 1,將361位平均74.4歲、居住在洛杉磯市中心、領有聯邦補助、可獨立生活的老年人隨機分配到職能治療、社交團體及對照組中。在以個案為中心的職能治療組中,其9個月的介入期間含每週兩個小時團體治療與每個月一個小時個別治療,以治療性活動來促進參與者自覺日常職能活動和健康的關係,並建立促進健康和有意義的生活習慣;社交團體維持與職能治療組相同的介入頻率,但僅有互動性質的團體活動,對照組則完全不介入,僅有後續追蹤。9個月後,職能治療組在自覺健康狀態、生理和社會功能、生活品質有明顯進展,對照組則傾向逐漸退化(Clark et al., 1997)。而在介入之後6個月內的後續追蹤期,職能治療組仍然維持了90%的治療成效(Clark et al., 2001),醫療花費也明顯較低,職能治療組平均花費967美金/人,社交團體平均花費1726美金/人,對照組平均花費2593美金/人(Hay et al., 2002)。由於成效顯著又富有指標性,於2005年,南加大將此生活型態導向的職能治療服務申請為商標Lifestyle Redesign®,可供全球職能治療師調整服務名稱後引用,但未經授權不能使用其Lifestyle Redesign®商標。



  其後2011年發佈之Well Elderly Study 2,同1997年的Well Elderly Study 1一樣是RCT的研究設計,但僅將參與者分為職能治療組和對照組,且自更廣大的洛杉磯都會區募集高達460位參與者,年齡分布自60歲至95歲(平均年齡74.9±7.7歲),性別比例平均。經過9個月的Lifestyle Redesign®介入後,職能治療組有明顯的身體疼痛及憂鬱症狀減緩,活力、社會功能、心理健康、綜合心理功能、生活滿意度增加,且每個生活品質調整後存活人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 QALY)(除延長生命之成本外,同時計算所延長生命之生活品質)僅41218美金(Clark, et al, 2011)。


  無論是1997年的Well Elderly Study 1還是2011年的Well Elderly Study 2,其職能治療組的介入方案中,均以教學簡報(Didactic Presentation)、同儕分享(Peer Exchange)、直接體驗(Direct Experience)、個人探索(Personal Exploration)等多元途徑,協助參與者探討健康和生活各個領域的關係,包含:(1)簡介職能活動的力量(Introduction to the Power of Occupations)、(2)老化、健康及職能(Aging, Health, and Occupation)、(3)交通(Transportation)、(4)安全(Safety)、(5)社交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s)、(6)文化意識(Cultural Awareness)、(7)經濟(Finances)、(8)綜合總結(Integrative Summary)(Jackson, 1998)。介入過程中,老年人「選擇執行的職能活動」和「在職能活動中所經驗到的意義」對介入成功與否有重要的影響(Jackson, 1998),計畫主持人Florence Clark博士更大膽下了結論:「保持忙碌並不會讓個案比沒介入更健康,但促進個案參與體能鍛鍊、甚至增加個案能力的職能活動卻可以! (Clark, 1997)」


  
  在整合眾多醫學實證後,USC附設的職能治療診所OT Faculty Practice以Lifestyle Redesign®服務為主,擴展其多樣化的服務項目:戒菸、腫瘤、糖尿病、慢性頭痛、多發性硬化症、體重管理、疼痛管理、心理健康、基層醫療、生活教練、生活風險評估、大學生生活安排、退伍軍人轉銜、泛自閉症青年...。職能治療師參考跨理論模式(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中的改變階段(Stages of Change) (Prochaska et al., 1994),運用動機式晤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與個案會談,藉由自我探索和解決矛盾加強內在動機,支持個案運用內在及外在資源找出解決方案,用來促進個案評估及自覺生活型態對身心狀態之影響,進一步改變其生活型態以習得自主健康管理,療程尾聲均會協助個案自主立定合理之短期目標(如:練習運用三明治法則,在壓力源前後安排抒壓之興趣活動)及長期目標(如:可於察覺到壓力源時,運用多種職能活動自我調節),並每週當面或視訊回診追蹤,修正並立定下週目標。職能治療師可依個案需求,安排一週一次、每次30-60分鐘的個別治療,或是為期十六週的一週一次、每次60分鐘的團體治療,療程前後都會有E-mail提醒下次治療時間。治療空間在各個小細節都注重人性與舒適,空間內採用間接照明、米色地毯及溫暖的畫作營造溫馨感,治療師僅配戴名牌以供識別著襯衫、套裝等非白袍的正式服裝,親切的問候讓個案像是回到家一樣。


  
  Lifestyle Redesign®服務模式雖多元,但因著重獲得健康促進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規律的過程(Clark et. al, 1997),對職能治療師而言,只要能掌握個案的生活型態因子(如:時間管理、飲食習慣、體能活動、壓力管理、放鬆及睡眠、有意義的活動、社交關係、支持和社區、遊戲與休閒、靈性、步調和能量節省、動機、角色、態度和情緒、生活習慣和規律...),以及對各疾病診斷的了解,積極和醫院各科部與社區單位密切合作,即可開發相輔相成的服務模式。在人口急遽老化、慢性病罹患率增加的臺灣,走在預防疾病最前端的Lifestyle Redesign®,或許是臺灣職能治療與健康相關產業可以參考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Clark, F., Azen, S.P., Zemke, R., Jackson, J., Carlson, M., Mandel, D., et al. (1997).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independent-living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8, 1321-1326.
  
Clark F, Stanley P, Azen R, Zemke R, Jackson J, Carlson M, Mandel D, Hay J, Labree L, Lipson L (2001) Embedding health promoting changes into the lives of independent living older adults: long term follow up of an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56B(1), 60-63.
  
Clark, F., Jackson, J., Carlson, M., Chou, C., Cherry, B., Jordan-Marssh, M., … Azen, S. (2011). Effectiveness of 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promoting the well-being of independently living older people: results of the Well Elderly 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in Community Health: doi:10.1136/jech.2009.099754
  
Hay, J., LaBree, L, Luo, R., Clark, F., Carlson, M., Mandel, D., et al. (2002). Cost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ve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independent-living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0, 1381- 1388.
  
Jackson, J., Carlson, M., Mandel, D., Zemke, R., & Clark, F. (1998). Occupation in lifestyle redesign®: The Well Elderly Study occupational therapy program.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2, 326-336.
  
Lim S.S., Vos T., Flaxman A.D., Danaei G., Shibuya K., Adair-Rohani H., et al. (2012).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attributable to 67 risk factors and risk factor clusters in 21 regions, 1990–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Lancet 380:2224–2260.
  
Mandel, D. R., Jackson, J. M., Zemke, R., Nelson, L. & Clark, F. A. (1999). Lifestyle redesign®: Implementing the well elderly program. Bethesda, MD: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Prochaska, J. O., Norcross, J. C., Diclementa, C. C., (1994). Changing for good: A revolutionary six-stage program for overcoming bad habits and moving your life positively forward. Avon Book, Inc: New York, NY.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OT未來與未來OT──掌握產業趨勢,充能臺灣OT人才!(Future OT in Taiwan)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為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系友會會刊邀稿)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ursuing.ideal.life/photos/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323689134490956/?type=1

2014年高醫職治系系友會會刊:
http://kmuotaa.blogspot.tw/2014/11/ototot_6.html



  臺灣醫療系統提供民眾周全及持續的健康照護,然而,近年來無論是政府政策、經濟趨勢、人口結構、科技發展…等因素,皆為醫療產業帶來巨大變化,面對高度不確定性的市場變動,職能治療師必須密切關注以符合時代需求。以下筆者參考經濟部技術處之臺灣產業科技前瞻研究、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之國政分析、國家發展委員會之社會發展及對策,簡要探討近年宏觀的產業趨勢與臺灣職能治療產業應做之準備。
  
世界經濟重心持續移轉至中國,提升具國際競爭力之人才需求
  
  根據近幾年的經濟成長趨勢觀察,亞洲將成為全球經貿重要發展區域,其中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經濟體是成長潛力最大、也是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步起飛,持續有大城市極速發展而衍生的聚集人口需求,使得政府投入之醫療經費不斷提高、基本醫療保險涵蓋面不斷增加,進而促使醫療產業市場快速擴大。
  
  隨著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眾多產業也向全球頂尖人才招手。在醫療產業方面,沿海各大城市以服務質素而富盛名的民營醫療機構,招募資深治療師及管理階層的徵才標準越來越高:應徵者的基本條件需具多年的臨床與管理經驗、海外求學及工作經驗、流利中、英語與其他外語能力,再來需具備全方位領導能力,包含:創造願景、經營管理、跨專業領導、教育訓練、溝通協調、市場行銷、人力資源、公衛教育、標準化流程…可見中國醫療產業對全球市場敏銳度和高階領導才能的重視。
  
  雖然美國高等教育看準中國市場紛紛進駐,可望提高中國醫療人員養成的素質,如:紐約大學已在上海設立分校,南加州大學也預備跟進…導致兩岸醫療水平的差距將縮小,但在短期內,臺灣相較其他國家仍具備同文同種與地理位置的優勢,且整體上有優質的醫療服務水平和先進的院所整合系統,若能克服中國醫療行為「在地主義」的門檻,許多發展機會將應運而生。對臺灣職能治療師而言,我們需要關注:如何在全民健保對勞動條件及醫療品質的衝擊下,持續培養具備專業實力、經營管理與領導統御…等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以趕上中國醫療市場的龐大需求。
  
高齡化社會帶動醫療產業發展,銀髮族社區照護需求日益升高
  
  人口結構高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全球趨勢,根據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處2013年之「世界人口高齡化」報告指出:預估至2050年,全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由2013年的8.41億人增加至逾20億人,特別是亞洲地區將由2005年的3.7億高齡人口增加至2050年的12億最為顯著。臺灣則受生育率持續大幅下降影響,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2011年已超過0至14歲幼年人口,2013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17.4%,預計2050年上升至43.6%,顯示臺灣急遽高齡化,擬定老年健康照護因應對策已是刻不容緩,工研院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於2011年更估計,2015年我國銀髮族產業商機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 。
  
  在政策走向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提出「活力老化」政策框架,焦點為促進高齡者「健康、參與及安全」的生活;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009年提出「健康老化」報告,建議各國高齡化政策應促進高齡者生理、心理及社會各方面最適化以積極參與社會;又根據臺灣行政院於2007年核定建置基礎服務模式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以至2013年轉型為普及長期照護服務的「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目標為:「建構完整之長期照顧體系,保障身心功能障礙者能獲得適切的服務,增進獨立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質,以維持尊嚴與自主。」可知各國老人照護走向,相當符合職能治療「生活參與」的核心理念。
  
  為達到人性化的照護精神、多元性的照護服務、個別化的照護導向、整合性的照護模式,臺灣長期照護是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增進服務資源分布普及性與合適性,促進高齡者在社區內獲得即時性、近便性、且適時、適地、適切的資源以支持其獨立生活。職能治療介入將從醫療模式的「醫院照護」走向以個案與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照護」,在社區內積極促進個案及其家庭的功能及生活品質,職能治療師除需具備日常生活功能促進、輔具應用、環境改造的專業基礎,更需要熟悉醫療與社區資源網路的整合、有效溝通以充分與跨專業團隊合作、學習多元經驗以創新符合在地需求的服務模式。
  
科技逐步改革醫療產業,跨領域整合推動創新服務發展
  
  近年來,創新科技為人類的生活帶來劇變,無論是網路社群互動促進資訊傳遞、結合行動通訊設備的行動照護、採用大數據(Big Data)預測醫療需求、雲端科技革新遠距醫療...在在都引導著新型態的醫療服務。而在臺灣人口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下,罹患慢性疾病的人口比例提升、照護人力不足,以數位科技來提升醫療質量會是醫療與科技產業共同創造的新藍海。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臺灣將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且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為解決個案取得醫療資源的實體距離,結合資訊科技與視訊設備應用的遠距照護將在長期照護體制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實驗中的本土化遠距照護模式正預備上路,職能治療師需儘快開發並熟悉遠距服務模式。
  
  面對醫療科技日益更新,職能治療師需要突破過去封閉的醫療環境,涉獵電機、電子、資訊、光電、材料…等產業趨勢,運用對人類生活各層面的深刻了解,與跨領域人才合作引入研發與設計,產出貼近客群需求的高效能創新服務。
  
  臺灣職能治療近年雖飽受醫療政策的衝擊,但若能善用特殊的地理文化形勢、專業核心與長期照護的契合以及臺灣科技產業的基礎,仍能創造出發展空間。如何在困境中,促進教育、臨床與國際潮流接軌,培育職能治療產業未來的競爭資產,應是與我們全體息息相關的重要課題。
  
圖片來源:
http://fabiusmaximus.files.wordpress.com/2013/09/20130925-scientists-of-the-futur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