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寶貴的投資(Valuable Investment)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76400972375038&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1



  每次繳鉅款給USC都有一點坐吃山空的焦慮⋯看到這幾年來的血汗錢就這樣隨帳單拂袖而去,真希望我的孩子會自己帶糧食來啊!(衝著糧食多生幾個。XD)
 
  但每天都可以學習最尖端的學術和實務進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臺灣在國際上的定位,無疑是這輩子最寶貴的第一筆投資!
 
  謝謝親愛的USC!我知道你值得!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臺灣之光(Proud of Taiwan)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73988102616325&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theater


  下午分享臺灣的職能治療現況,介紹全民健保的制度設計以及健保IC卡記載個人病史時,來自各國的同學們嘖嘖稱奇:「I think Taiwan's healthcare system is the best!」、「It's a miracle!」
  
  身為醫療人員,健保常讓我們苦不堪言,可不得不承認,雖然當前健保需要設計出更完善的配套措施,但其風險分擔與互助精神確實值得肯定。
  
  無論政經現狀多困難,持續創造真正的助益,還是會被國際看見。
 
  臺灣,加油!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多元性傾向的老年支持服務(Supportive services for LGBT seniors)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7232731469931&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美國的高齡化社會,隨著國民平均餘命(2013年為78.6歲)及老年人口(2000年為總人口2%,2050年預期為5%)增加,使得老年人的相關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幾次課程下來,除了對老年人的性教育和安全有更多認識,下午的議題尤其特別,我們討論到老年人的「性傾向」。

  隨著時代發展,美國社會對多元性傾向者的權益保障越趨成熟,目前已有16個州和1個特別行政區在法律上認可同性婚姻,其他州雖未保障同性婚姻,但承認其他州所核可的婚姻關係。

  除了同性戀者,其他性傾向者議題也受到關注,不同於異性戀的性傾向被泛稱為「LGBT」,取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首位字母。

  LGBT今日在美國的權益並非一蹴可幾,在2003年Lawrence v. Texas,539 U.S.558判決前,同性性行為在美國仍屬違法。可令人驚訝的是,早在1978年,紐約已成立了服務高齡LGBT的非營利機構──Services and Advocacy for GLBT Elders (SAGE),致力於協助高齡LGBT建立美好的晚年生活。

Services and Advocacy for GLBT Elders (SAGE)官方網站:
http://www.sageusa.org/

  高齡LGBT在經歷了大半輩子的苦痛掙扎及社會污名化,始終承受著高度身心壓力。步入晚年的他們,多數常在社區中遭受到攻擊行為,甚至在就醫時被高度敏感的醫療人員歧視。且由於過去在家人、鄰居、朋友等人際關係中屢屢受挫,在生活上落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
 
  「我覺得自己像是賤民(pariah)。」一位在護理之家遭受嚴重霸凌的女同性戀者自白。
 
  根據2009年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調查,跨性別者有50%存在自殺意念,遠高於同性戀、雙性戀者的5%及異性戀的2%。倖存下來的高齡LGBT,多是害怕受傷而足不出戶,或自我認同低落,焦切期盼死亡的到來。
 
  旨在提供高齡LGBT安全的生活環境,支持LGBT分享多元觀點與身分認同的Open House於此應運而生。之所以稱作「Open」,是指真正包含異性戀及非異性戀的「所有人」,並推廣包容多元性傾向的觀念。Open House在San Francisco的社區提供高齡LGBT租屋、醫療和長期照護服務,並持續地搜尋潛在的高齡LGBT,協助在社會角落擔心受怕的他們在支持性環境下融入社區。

  「對我而言,Open House就像是生與死的選擇。」一位住民深沈地長嘆。

Open House介紹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e3a4jGJ478

Open House官方網站:
http://openhouse-sf.org/

  相對美國已發展高齡LGBT的支持服務35餘年,臺灣最近沸沸揚揚的「多元成家方案」才正將非異性戀者的法律議題搬上檯面,但願在正反兩極激烈論戰的同時,世界各國當前異性戀與LGBT群體的共存現況,可以協助臺灣社會取得最佳平衡。

圖片來源:
http://www.hdwallpapersinn.com/wp-content/uploads/2013/09/ee9.jpg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51723441509458&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1


  今天凌晨2:00日光節約時間結束囉!ipad和iphone很貼心地自動調整了,一般手錶、電器請自行調慢一個小時。

  美國的日光節約時間每年從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2013年是3月10日)凌晨2:00開始,需要將時鐘撥快一個小時(變成3:00),於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2013年是11月3日)凌晨2:00結束,時鐘調慢為1:00。

  在天比較早亮的季節,將時間提前一小時,可以幫助人早睡早起,充分利用光照資源,進而節約用電;反之在天比較晚亮的季節,將時間調慢一個小時,可以配合人的生理時鐘。真是人性化的有趣制度!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來自內在的聲音(Voices from Within)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3384685188069&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以往系上研討會大多是各國學者的學術討論,這天中午很特別,由一位丹麥藝術家Tove Nyholm分享她的裝置藝術作品──「Voices from Within(來自內在的聲音)」。

  「Voices from Within」的構想啟發於原籍德國、流亡到紐約的猶太政治理論家Hannah Arendt的一個重要思維:

“Only through this constant mutual release from what they do can men remain free agents, only by constant willingness to change their minds and start again can they be trusted with so great a power as that to begin something new.”

  透過具象的作品探討抽象的「寬恕」並非易事,但Tove Nyholm巧妙地在作品中傳達了「寬恕」的情感經驗,協助人們在與作品互動後,自發性地相互交流,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設計呢?

  Tove Nyholm接觸了幾位受訪者,邀請他們分享生命中寬恕或被寬恕的回憶,並在徵求對方同意後製成錄音檔,以保存受訪者當下深刻的情緒。她製作了一個巨大而黑暗的迷宮,迷宮內設置有很多個轉角,錄音檔被放置在各個角落的發光線框裡。

參考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KB1OcI9j5g

  走進迷宮,尋著伸手不見五指的幽暗,隨著謹慎而緩慢的腳步,遠處傳來的悠悠嗓音也越來越清晰。再往前幾步的黑暗角落裡,人聲源自於五角形的發光線框,訴說著一段關於「寬恕」的生命故事。人們可以選擇站在線框外,與故事保持一段距離,也可以選擇站進線框,主動讓聲音中的嘆息、啜泣、懺悔充斥體內,隨著故事的情緒起伏。

  每個角落都有不同的故事,如:一位男同志感到被神拋棄、女孩被繼父偷窺洗澡的恐懼、因吸毒入獄而與女兒長痛的闊別...無論多麼心如刀割,最後,在「寬恕」與「被寬恕」中,被輕輕的放下了。

參考音檔:
http://www.tovenyholm.dk/English/sounds.htm

  在走出迷宮後,參與者承擔著許多生命的情感,也很自然地引發內在的共鳴,因此,參與者大都不約而同地分享個人經驗,並撫慰彼此心中的傷痛…

  這個作品在丹麥、紐約得到了熱烈的迴響,下一站卻是一個特別的地方──烏干達。

  如前一陣子廣為流傳的「KONY 2012」影片所述,烏干達反政府游擊隊「Lords Resistance Army」掀起的腥風血雨是人民揮之不去的夢魘,這個恐怖組織綁架數千名孩童,並逼迫其成為童兵和性奴隸,童兵在暴力訓練中被要求肢解自己的親人和喝死者的鮮血,女孩被關在軍營裡隨時遭受蹂躪,大多數都不幸慘遭輪姦。巨大的痛苦籠罩著被撕裂的社會,戰爭帶給受害者的精神創傷,在社會中潛伏著沉重的隱患...

KONY 2012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4MnpzG5Sqc

  當「Voices from Within」計畫來到了烏干達,巨大的迷宮已不適用狹隘的居住地,居民甚至沒有看過音響。Tove Nyholm為了配合當地的風土民情,大幅調整了裝置:茅草屋的中央放置著一面烏干達傳統的大鼓,在鼓面下包裹了音源,人們圍坐成一圈,聆聽當地人民以盧干達語所訴的「寬恕」經驗。

  在動盪不安的政局下,人們內心的恐懼成了不能說的祕密,密度極高的住宅區,人們的情感卻是極端疏離的。奇妙的是,在走出了承載生命故事的茅草屋,參與者開始試著交談,在情感交流中展現真性情...

  「Voices from Within」聚焦於聽覺的設計,透過他人生命故事的誘發,引導人們走入彼此的內心釋放傷痛,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以藝術為媒介的深度治療。除了讚嘆藝術帶來的生命厚度,身為治療師,Tove Nyholm的獨特設計也帶給我們另一個角度的省思。

Tove Nyholm官方網頁:
http://www.tovenyholm.dk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臨終照護職能治療(End of Life Care)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0976855428852&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下午認識了職能治療師服務的特殊領域--「End of Life Care(臨終照護)」。

  大部份臨終者去世時,都希望在至親好友的陪伴下在家安息,但在現代醫療系統接管臨終和死亡的同時,臨終者往往得在陌生的白色巨塔徬徨地迎接生命的結束。

  Helen Morgan分享在Palliative Team(安寧緩和團隊)的實務工作,協助我們意識到人生的最後一趟旅程,是很需要引領的。

  在臨終者被告知所剩不多的時日後,醫師會轉介給Palliative Team,免除對末期病人不必要的處置,協助病友與家屬度過醫院、家中以至死亡的轉銜過程。為了全面性支持臨終者的身心靈,這個跨專業團隊成員包含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宗教人員及義工等等,合作對象當然也包括臨終者和其家庭,所有人的共同目標是協助臨終者發揮生命的尊嚴與價值。

  Helen Morgan分享:「從前從事孩子的社會工作,持有的是對未來永不放棄的積極,在安寧工作學會的卻是平靜地放下。」這個轉念的反差和臨終者相當雷同。Palliative Team因為被戲稱為Death Team(死亡團隊),很多臨終者在知道被轉介後是拒絕開門的,只從門縫中悄悄覷著傳說中的死神;但事實上,Palliative Team旨於引領臨終者在邁向死亡的路上,活出最圓滿的人生。

  許多人在知道大限已近時,會不知所措地「等死」,像是:呆坐著看電視、躺在床上不願起身,等待時間像流沙一樣逐漸淹沒自己...

  可人生的最後一趟旅程,生活品質該是最美好的。

  Palliative Team引領臨終者做死亡前的規劃:和親友深入交流生命議題、處理悲痛和失去的感受、討論信仰中的死後世界…職能治療師在團隊中的職責,很接近電影The Bucket List(一路玩到掛),協助臨終者在剩餘的日子裡度過最豐盛的人生。

  職能治療師引導臨終者執行有意義的活動,如:寫信給親愛的家人、與遠方親人視訊、整理家中的收藏、共享團聚時光...這些病前能輕易達成的活動,在生理狀態持續惡化下是很奢侈的盼望,職能治療師以調整過的活動、輔具、代償等,協助臨終者盡可能達成功能性獨立,發揮身為人的最大價值。

  臨終者擁有自主權來參與喜好的職能活動,病程中被限制不能吃的美食,臨終者可以在輔具支持下好好享用;欣然承受從前極力避免的舟車勞頓,只為再見瑰麗的落日餘暉;有些人甚至願意花幾個小時自己刮鬍子,就為了堅持其生命尊嚴。

  每個人渴望的人生樣貌都不一樣,我們何以替臨終者決定最後的方向?

  正因生命無價,安寧照護的成效難以衡量。但無疑地,當支持生命圓滿地抵達終點,其永恆的笑容確是最寶貴的福報。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丹麥癌症復健(Cancer Rehabilitation in Denmark)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9511912242013&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中午來自丹麥的訪問學者Dr. Karen la Cour,分享了癌症復健在丹麥的現況,其中她分享一個設計給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五天營隊,讓我感觸很深。

  營隊的招生對象是由癌症患者邀請身邊的至親,一起參與五天的活動,協助個案學習建立健康、有意義的生活常規,也協助親人了解如何和患者討論疾病及生命的議題。

  許多個案透過重新再設計的生活自理、藝術創作、運動等活動找回能力感,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家人也因為營隊中的成長,學習建立親密而知心的陪伴關係,幫助個案在結束營隊後,喜悅地邁向生命中最後一段旅程。

  「They are sick and healthy.(他們是病著且健康的。)」Dr. Karen la Cour溫暖地微笑著,分享一位學會經營生活品質的癌症患者回饋:「當我參與喜歡的活動時,我感覺不到疼痛,甚至忘記自己生病了。」

  短暫的午後使我們見證生命的光,看見世界各地的職能治療師都在為人們努力著,很高興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們臺灣的職能治療師也要加油!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大腦的語言重建旅程(The Journey of Language Reconstruction)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來LA念書兩個多月了,大腦也經歷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起初一個月,因為對英語的不熟悉,有很多感受卻有口難言,連他人的溫暖問候都不知如何回應,在團體中經常是沉默的,深刻體會到失語症的無力與無助。

  第二個月,大量的討論課及朋友聚會,促使我很多時候必須當下就立刻反應。在急迫的壓力下表達後,朋友臉上紛紛出現了疑惑的表情,才發覺自己講出拗口的中式英語,且說話時常因為複雜的中翻英思維而欲言又止。

  直到最近,由於沉浸在全英語的學習環境,大腦記住了許多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對話,交談時開始可以反射性地出現英語片段,內在對話甚至逐漸以英文取代中文,雖然還趕不上團體討論的速度,但已漸漸習慣一對一的會話。

  這段語言重建的過程,讓我想起,過去好幾個情感豐沛的自閉症孩子,在努力表達未果後的氣惱與挫折,還有失語症的阿姨和伯伯每次開口想分享經驗談時,卻只能在費盡全力後長嘆一口氣。語言交流的難題,直接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常讓語言障礙的朋友承受不被了解的痛。

  坦白說,如何不讓溝通阻礙真實自我的展現,真的是很困難的課題。留學生有同鄉的互相支援,有共同的語言可以分享,那連母語都說不出口的個案呢?連第一語言都受限的他們有多寂寞…


  感謝這段特殊的人生旅程,幫助我體驗語言障礙朋友的苦,更希望能帶著這份體悟在未來提供適時的支持與陪伴。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人因工程專家(Ergo Life Solutions)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38836909464778&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theater



  Dr. Barb Phillips下午為我們講解人因工程(Ergonomics),內容是在臺灣時就很熟悉的,大致是運用生活中的器材,協助工作者的身體姿勢維持正中位置(Neutral Position)來預防職業傷害,是大部份職能治療師都有的概念和技巧。

  讓我十分驚訝的是,Dr. Barb Phillips專精於人因工程27年,甚至自己開了一間公司,經常接各大企業的案子,促進員工建立身心健康的生活型態,改善辦公室的文化與環境,協助個人人生規劃的生涯教練(Life Coaching),以及組織團隊發展顧問的企業教練(Business Coaching),她是真的把職能治療的價值帶入生活中!

  我很興奮地和Dr. Barb Phillips聊到,協助企業建立身心健康的環境是臺灣很需要,也是我非常有興趣的,她很熱情地邀請我有空可以拜訪她,她很樂意分享她的心路歷程,也期待有一天可以來臺灣協助有需要的人。

  感謝神奇的吸引力法則,又拓展了一條學習的道路!

  有興趣歡迎參考Dr. Barb Phillips官方網站Ergo Life Solutions:
http://www.ergolifesolutions.com/index.html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你愛臺灣嗎?(You are the face of your country)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6794645847073&set=at.130760080450530.1073741842.116850985174773.100000154267360&type=1&theater



  「You are the face of your country.(你是你國家的形象。)」才剛下飛機,就在LAX(洛杉磯國際機場)的海關,看到這句慎重的提醒。

  留學,原本純粹是為了實現夢想。但這趟異地的旅程,也讓我發覺,在追求夢想之前,必須先知道「自己是誰」。

  生活在種族大熔爐的美國,基於珍惜家鄉的文化背景,我一律使用護照上的中譯名:「Chieh-Wei Chiang(江婕瑋)」做自我介紹,也凸顯自己來自亞洲。

  可愛的同學們認真地跟著我複誦,但因為習慣使用不同語系,對「婕」和「江」很苦惱,再怎麼努力卻只能念出「瑋」。令人意外的是,經過一個禮拜的彼此熟悉,每位同學都可以用接近中文的標準發音親切地叫喚我,認識新朋友時,甚至還會主動教新朋友怎麼念我的名字。同學們很自然地重視我的稱呼,讓我感到自己的文化備被尊重,每次聽到自己的名字帶點異國腔調心底總是暖暖的。

  在認識新朋友時,自我介紹都會提到自己的興趣、家庭、工作、生涯目標,更因為對專業的喜愛,常欣喜地回答「什麼是職能治療?」這類必備Q&A。不過,有些問題是經常被問到,卻總是令我有些不知所措的:「臺灣是泰國嗎?」「臺灣和中國有什麼不一樣?」居於全美最多臺灣人(臺籍居民三十萬以上)的加州,我很驚訝臺灣的辨識度沒有想像中的高。

  還記得第一次坐公車時,一美國男子主動和我聊起來,當我介紹我來自臺灣,他理所當然地回應:「恭喜妳來到了『更好』的地方。」坦白說,這個「更好」讓我有點不太自在,雖然在臺灣時,經常聽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也很習慣臺灣人以「鬼島」代稱臺灣的諸多亂象。

  可是,為什麼我們會讓外國人這樣看我們?

  在美國瀏覽臺灣的消息,感覺像是從外太空看著地球,既陌生又熟悉。耳熟的「鬼島」二字,反而讓人有些惆悵。

  逛USC校園時,驚訝地看到國際場合難得一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大方地高掛飄揚;第一堂Journal Club,和老師、同學評析指定論文,竟發現作者來自臺灣;最近,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興奮分享來自臺灣的珍珠奶茶有多好喝、轉錄臺灣印表機竟可以在咖啡拉花上印情侶的驚奇影片、期待地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帶她們去臺灣玩。

  外國人願意尊重我們,而我們能不能更愛臺灣一點呢?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下雨天(Rainy Day)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35300259818443&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1



  在經常是大晴天的洛杉磯,下雨似乎是件大事。一早,不管是Facebook、Line、WhatsApp...大家不約而同地互相提醒:「今天會下雨喔!要帶雨傘!」相對於多雨的台北,陽光反而是難得的驚喜呢。:)

Raining seems like a big deal in sunny Los Angeles. Almost everybody reminds me that it will rain today! On the contrary, sunshine is always a surprise to rainy Taipei.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動機式晤談法淺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3022242890980&set=at.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4



  最近不管是Life Management Series的繼續教育課程、Lifestyle Redesign療程、或是諸多課堂上,老師們不約而同地強調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的重要性。下午終於在OT 500 Clinical Problems in Occupational Therapy的課中接觸到了!Dr. Jesus Diaz的講演澄清了我過去在臨床上的疑惑,也幫助我有清楚的架構反思自己的治療歷程,真的非常感謝他。

  動機式晤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強調以個案為中心,藉由自我探索和解決矛盾加強內在動機,支持個案運用內在及外在資源找出解決方案,是用來提升動機及協助改變的會談技巧。近年來被廣泛地運用於各種臨床專業,包括心理師、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且有許多研究證實運用此會談技巧可大幅增進治療成效,非常值得有心提高成效的醫療人員學習。

  從四大精神(Spirit)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幫助治療師站在個案立場體會及思考的方式,分別有:伙伴關係(partnership)、接納(acceptance)、慈悲(compassion)及引發(evocation)。重點在於同理個案的感受及想法,和個案站在同一陣線來解決問題。以下兩個影片可以幫助我們感受一般晤談及動機式晤談法的差異。

非動機式晤談法示範(The Ineffective Physician: Non-Motivational Approach)


動機式晤談法示範(The Effective Physician: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Demonstration)


  這兩段影片帶給我的感觸非常深:記得剛開始執業時,經常直接給予個案和家屬指導,甚至是毫不掩飾地評價對方的作法,督促個案要儘快改變,直到某天有個案家屬回饋:「妳這樣說,我覺得我的壓力好大。」才讓我突然發現,雖然目標是我們共同渴望的,但因為過程中持續逼迫個案達成要求,並沒有和他站在一起,即便再努力,仍無法促使對方產生改變的動機,治療成效跟著大打折扣;後來試著運用催眠治療師培訓中學習到的會談技巧,將自己當做一面鏡子中性反映個案的陳述,同理個案的感受與想法,治療關係和成效雖明顯提高,卻被前輩嚴正提醒此法已越界到心理師的職務。兩種截然不同的會談方式所得到的結果讓我一度很茫然,不確定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以職能治療師的身分真正協助到個案的需要。

  和Dr. Jesus Diaz在課堂上討論這個議題,他回應:「動機式晤談是我們和個案的『溝通方式』,是治療中運用的會談技巧。(因此我們會說,在治療中我們使用的其中一個技巧是動機式晤談法,而不是我們做了一節動機式晤談治療。)近年有越來越多醫療專業都使用這個技巧來提昇不同目標的治療成效,職能治療師的目標在於個案的『行動(Doing)』,使用動機式晤談來促使個案在生活中做出改變,並非心理師聚焦的談話治療(Talking Therapy)。」此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也鬆一口氣,只要我們的目標明確,使用動機式晤談來反映個案的覺受,是符合職能治療師的職務的。

  另在課堂上演練了四項會談原則:表達同理心(express empathy)、指出矛盾處(develop a discrepancy)、克服抗拒(roll with resistance)及支持自我效能(support self-efficacy),及五項技巧:反映性傾聽 (reflective listening)、開放式問句(asking open question)、肯定(affirming)、改變損益評估(weight of cons and pros)、會談摘要(summarizing)。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便個案目前的行動不被社會所接受,我們還是需要中性陳述正面和反面訊息提供個案參考,舉例來說:個案提到他週末都會吸食海洛因,我們可以詢問個案吸毒的好處和壞處,並反映個案所言:「吸毒一方面為你抒發工作的壓力,另一方面影響你的生育能力。你有什麼想法嗎?」可以注意到治療師使用的是「以及(and)」來陳列兩項訊息,不用「但是(but)」,以避免個案認為治療師心中已有優劣的定論,幫助個案為了讓自己更好而作選擇,而非為了被治療師肯定而作選擇。

  關於期待被治療師認同的部份,最近因為語言困難和社交焦慮被轉介到Lifestyle Redesign,有一些近似的體會。(執業一段時間了,第一次親身接受職能治療,竟然有幾分緊張,讓我不禁好奇這是否是過去個案的心情?)每次療程,Dr. Chantelle Rice都會與我討論許多克服適應困難的方案並追蹤上週執行目標的狀況。第一次會談時我隱隱有一份擔心:「如果我不採納治療師的意見,她會不會不認同我?」Chantelle察覺到我的焦慮,隨即親切地表示:「這是妳的人生,由妳決定接下來的路怎麼走,我只是和妳一起探索最適合妳的方式。」她的話幫助我轉而專注在當下的問題,也讓我了解到治療師是保持客觀的協助者。

  這堂課彙整許多了過去的治療師訓練,可再度體驗和省思,才發覺真的需要持續地操練才會熟悉「無我」的境界。Dr. Jesus Diaz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動機式晤談法像是一隻鴨子在河裡游泳,水面上穩定而自在地前進,但水面下鴨腳卻非常忙碌地踢水。」原來,有非常多技巧需要在治療中有意識地運作,看似單純,實際上卻是非常耗費心力的。

  每一次的學習,都幫助我往前進一些。很期待持續成長後的回首,能運用生命中的累積,協助人們創造更多豐盛與喜悅。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A long way to go...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27351863946616&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1


After this extremely stressful period of time, I still couldn't believe I would cry in the first journal club. I felt so embarrassed to be so vulnerable and immature.

I really enjoy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every discussion, however, I just couldn't catch up with the speed that everyone was talking in and I find it challenging to express my feelings and thought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hen asked to talk during conversations, I simply couldn't organize my ideas into English even though I'd really like to.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Luckily with the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of my friends, I will not be alone on this journey. I will always be stronger today than I was yesterday.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駕駛評估與訓練(Driving and Community Mobility for Older Drivers)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在美國,無論是工作、買東西、拜訪朋友…只要出門,幾乎都需要開車;但對老年人和身心障礙者來說,開車或許是極具挑戰性的,也可能造成公共安全問題。

  關鍵的職能活動一旦受限,影響到的不只是生活自理,還有社交限縮而失去的心理支持。(可以想像老人家一個人居住,沒辦法開車找兒女或朋友的寂寞與無助嗎?)

  因此,有一部份美國職能治療師專攻的就是老年人和身心障礙者的駕駛評估和訓練。Ana Veran職能治療師在課堂上教導我們評估駕駛相關的身心功能,以及如何協助老年人面對退化帶來的衝擊,願意重新接受駕駛訓練。真的非常實用,也大開眼界!

  系上安排的課程好充實,每次都有新的學習,回臺灣有好多故事可以說了!(比起學生,我覺得自己更像個觀光客,哈哈。)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取得生活型態再設計的免費健康服務(How to get Lifestyle Redesign Services in USC)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在USC保了昂貴的Aetna保險,卻不知道怎麼用比較划算嗎?或是感到留學生活壓力大導致身心失衡?

  非常推薦使用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的Lifestyle Redesign服務!除了可以幫助我們順利地度過留學生活,重點是在美國一小時要付80-150美金的OT服務,在USC學生保險下完全免費!

  在USC,職能治療師以Lifestyle Redesign在校內和社區幫助許多師生和居民塑造健康的生活型態,和學生比較相關的服務內容像是:身心壓力大導致的生活失衡、專注力不集中或學習困難、有拖延習慣導致作業寫不完或書讀不完、不知如何交男女朋友或約會時過度緊張、文化衝擊導致生活適應困難、肥胖或過瘦問題、疼痛和慢性病控制、戒煙戒酒…等等。詳細服務項目可參考以下網址:




  事實上,職能治療師的工作主要是協助人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而Lifestyle Redesign旨在「預防疾病」和「提昇生活品質」。無論遭遇什麼樣的身心問題,職能治療師都可以協助個案釐清現狀,在過程中討論可能的解決途徑,並支持個案克服困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服務對象可以說是「所有人」。因此,無論你的現狀如何,都很歡迎使用此服務,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舉例來說,我自己在治療師培訓過程中,必須經歷許多討論課和團體報告,但英語理解和表達能力很難趕上土生土長的美國同學,經常會在對話時感到緊張。由於希望儘快改善語言障礙和社交焦慮的問題,我到學生健康中心,請醫師轉介我到Lifestyle Redesign,接下來就可以依照方便的時間,和治療師預約會談。

(有個小小的發現,USC的職能治療師除了是健康顧問外,諮詢過程中,治療師會非常有耐心理解我的困難,並會用精確的方式再重述一遍,根本是個人專屬英文家教,哈哈!)

  取得Lifestyle Redesign的免費服務非常簡單:

【Lifestyle Redesign轉介流程】

1.首先到自己上課校區的所屬學生健康中心,向櫃檯說明要請醫師轉介到職能治療服務(Occupational Therapy),並預約與醫師會談的時間。

(1)Park Campus(UPC)屬於Engemann Student Health Center服務範圍。

Engemann Student Health Center
1031 West 34th Street, Los Angeles, CA 90089




(2)Health Sciences Campus(HSC)屬於Eric Cohen Student Health Center服務範圍。

Eric Cohen Student Health Center
1510 San Pablo St., Suite 104, Los Angeles, CA 90033



2.在與醫師面談前,會有Medical Assistant進行簡單的健康檢查,像是:量身高、體重、血壓。



3.與醫師面談時,可大致描述自己遭遇的困難,輔以DM幫助溝通,請醫師轉介給職能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



4.取得醫師開立的轉介單(Outside Referral Authorization),此時直接走出健康中心就可以了,不需要另外付費。




5.上網列印Aetna Insurance Card,選擇「Print Your ID Card」,填寫ID和生日。(可以自行列印,或在健康中心免費列印。)






6.打電話向職能治療師預約會談時間和地點,電話是(323)442-3340。記得說明自己已取得轉介單、姓名、E-mail、UPC還是HSC校區的學生,以及需要協助的問題。



7.到指定時間、地點,攜帶轉介單和Aetna Insurance Card與你的治療師會面,就可以開始嶄新、豐富的人生旅程囉!



(1)Park Campus(UPC)屬於Engemann Student Health Center和Center for Occupation and Lifestyle Redesign服務範圍。

Engemann Student Health Center
1031 West 34th Street, Los Angeles, CA 90089

Center for Occupation and Lifestyle Redesign
2653 South Hoover Street, Los Angeles, CA 90007




(2)Health Sciences Campus(HSC)屬於USC Occupational Therapy Faculty Practice服務範圍。

USC Occupational Therapy Faculty Practice
2250 Alcazar Street, Clinical Sciences Center, Suite 133, Los Angeles, CA 90089-9068
(注意,它雖然寫133,但是在2樓喔!)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Lifestyle Redesign在美現況及臺灣本土化(Current Status of Lifestyle Redesign in America and How to Do Localization in Taiwan)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8516970008174&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3&theater


參考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718188958196240.1073741883.100000154267360&type=1&l=999bd92c18




  早上和Dr.Chentelle Rice討論在美國的Lifestyle Redesign服務現況,以及如何在臺灣本土化。

  Lifestyle Redesign是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進行職能活動的質量管理:工作、家庭、休閒、學習...,協助人們達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狀態。根據Dr.Chentelle Rice,在USC接受Lifestyle Redesign的族群,主要定位在不須至醫療院所的非重大疾病客戶,大部分是協助一般人促進身心健康,像是:體重管理、生涯規劃、疼痛控制、糖尿病控制...等等。和心理諮商略有不同的是,職能治療師著重在生活中的實踐,和個案一起訂定計畫,在日常生活中達到想要的目標。目前以個案中心為主,偶爾也會有夫妻、情侶一起接受服務,但尚未有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USC HSC學生透過Eric Cohen Student Health Center轉介至Lifestyle Redesign服務,以學生保險支付完全免費!UPC學生可透過Engemann Student Health Center轉介得到服務,社區民眾也可以透過合理的價格獲得自費服務。

  對於一個有興趣進修Lifestyle Redesign的治療師,可以參與USC Life Manage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Series的課程,課程時數共24小時,通過考試後即可得到認證。由於Lifestyle Redesign的名稱已被USC OT註冊,因此在美國只有USC可以提供Lifestyle Redesign的服務和訓練。治療師經過認證後,可以至外國執行Lifestyle Redesign的相關技術,但是要以非Lifestyle Redesign的名義提供服務。

  回臺灣的應用非常廣泛,事實上Lifestyle Redesign可以處理的不只是社區的健康問題,在企業也非常實用,特別是在員工激勵、職涯規劃、壓力管理…等,可以大大增進團隊工作效益。由於目前和臺灣傳統醫療體系有很大的區別,可能可以先透過臺大職能治療中心,模傚USC在校協助師生改善身心健康,進而推廣職能治療和提供教育訓練。順利的話,提供服務給志在與員工一同成長的企業,讓職能治療真正走入生活。

  我看到未來了,期待接下來豐盛的學習旅程!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Yolyo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15429775138825&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theater



http://about.yolyo.tw/

  看到一個非常熱血的網路論壇--Yolyo,引言完全說出我渴望回臺灣貢獻的原因!

  Yolyo開啟了海內外臺灣年輕人的對話,由已經回國打拼的熱情前輩,分享留學及返臺心路歷程、回國後職場心得、理性分析國內外的優劣勢,並鼓勵其他年輕人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協助年青世代深入思考未來的可能性,找到回臺灣的理由。

  看到世界上有這麼多年輕人正在為臺灣的希望共同努力著,真的好感動!一起加油!

------------------------------

以下摘錄自Yolyo首頁:

  Yolyo 是一個網路平台,我們串聯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一起去尋找回臺灣發展的理由。

  為什麼我們想回臺灣。

  朋友說,因為臺灣有好食物、好女人。Yolyo 的 Emily 說,因為臺灣有都蘭山脈——她所見過最美麗的地方。更多人說,因為臺灣是家的所在。

  但是情感上的理由,並不能讓人奮不顧身。也許是臺灣不大理想的工作環境;也許是國外賺的錢比較好用,以致於許多年輕的臺灣人決定留在異鄉。

  你問啊,臺灣最近好混亂,已經要出現一陣移民潮了,為什麼我們還在這邊傻傻的想要回臺灣呢?我說,希望不會憑空出現,若臺灣要繼續走下去,必須要有人願意去努力、爭取啊。我們都在追求一個穩定的人生,但是我想要這個穩定在家鄉發生。

  到底現狀是什麼?回台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真的有可能嗎?

------------------------------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olyotw

ptt studyabroad版的網宣:
http://www.ptt.cc/bbs/studyabroad/M.1378324492.A.E82.html

新聞報導:
http://la.worldjournal.com/view/full_la/23399510/article-鼓勵回台發展-有理由-了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職能治療師生赴美進修途徑(How to be an Occupational Therapist in the U.S.)


  筆者目前在USC OT進修Post-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雖然預定畢業後直接回臺灣從事臨床工作,但還是經常被問到美國進修進而執業的相關問題,因此於下簡單整理美國職能治療學會(AOTA)提供的專業進修方式,提供已經是職能治療師生或有志從事職能治療的朋友參考。

一、如果你是一位想在美國工作的職能治療師…


(一)臨床


  在台灣已經取得職能治療學士,有志從事臨床工作者,可以選擇專業後碩士學程(Post-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若在臺灣已有碩士學位,還是建議取得美國碩士學位,以補完考照先備課程,及增加錄用機會。)

  美國職能治療師須碩士學位以上才有執業資格,很多大學提供的都是五年的學士至碩士學程,畢業後直接考照、執業,因此Post-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大部分是國際學生進修,依系上規劃不同,約一到兩年內可畢業。

  學程有兩種類型,分別為:綜合考試(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ption)和碩士論文(Master's Thesis Option)。綜合考試是在學期末通過測驗,計畫畢業後從事臨床工作者一般會選擇此類型;碩士論文則是發表通過畢業標準的論文,計畫攻讀研究相關的博士學位大多會選擇此類型。

美國專業後碩士學程(Post-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清單可參考:

USC OT留學準備心得可參考:

  畢業前90天至後60天內須申請到OPT的實習工作許可才能暫時居留美國,並在一年內通過NBCOT(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cation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簡稱NBCOT)的執照考試,找到工作後即可執業。

  由於WHO的健康定義為:生理、心理及社會處於安寧狀態,可以看出整個醫療趨勢對於職能治療這樣的整合性專業發展很有利,普遍來說待遇在全美行業裡算是中上。又因為觀念引導需求,尋找工作機會時可以留意區域,如:都市中的職能治療師職缺很多,鄉村可能就較少,還有機構給付類型是私人保險、Medicare或是Medicaid都會影響職務形式和內容。

  希望進一步在教學醫院走管理職或在大學從事臨床教職,可再進修職能治療臨床博士(Doctor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簡稱OT.D.或Docto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簡稱D.P.S.)。此學程一般是一年畢業,但因個人職涯規劃不同及是否選擇遠距學程,修業時間可能會有差異。對教學單位來說,會希望主管和職員有具備管理和基礎研究的OT.D.學位,待遇會比碩士級職能治療師再好一些;可對注重實際產值的私人單位,碩士和OT.D.就沒有差別,可自行斟酌。

美國職能治療臨床博士學程(Doctor of Occupational Therapy)清單可參考:

(二)研究


  在台灣已經取得職能治療學士,若對研究有極大熱忱,可以在就讀專業後碩士學程(Post-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時,選擇碩士論文(Master's Thesis Option)學程,其後再申請博士班;或是直接攻讀博士班,並補完碩士班課程。

  美國對研究和臨床專業都是很尊重的,無論是研究導向的Ph.D.和Sc.D或臨床導向的OT.D.,都可以在大學裡找到教職;在臺灣及中國目前也還有教職機會,但因論文量的要求,研究導向的Ph.D.和Sc.D較容易找到工作。

職能治療學位類型可參考:

2013年美國職能治療研究所排名可參考:

二、大學非相關科系畢業,但想在美國從事職能治療工作…


(一)職能治療師(OT)


  想在美國以職能治療師身分工作,但大學並非職能治療學系畢業,經衡量資金足夠支持兩年學費的話,建議可以直接申請入門級專業碩士學程(Entry Level 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畢業後申請OPT和通過NBCOT執照考試一樣可以合格職能治療師(OTR)身分在美國工作。(臺灣雖認可美國學位,但自民國102年開始,考選部規定須在臺灣各教學單位實習360小時才可申請國考資格。一般國外學位目前是難以在臺灣考照、工作的。)

美國入門級專業碩士學程(Entry Level 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清單可參考:

(二)職能治療生(OTA)


  想在美國以職能治療師身分工作,但大學並非職能治療學系畢業,且需要工作一段時間籌措學費,建議可以申請職能治療生學程(Occupational Therapy Assistant Program),約一年可畢業;已在美國工作者,可利用週末在職進修。

  畢業後申請OPT和通過NBCOT執照考試可以合格職能治療生(OTA)身分在美國工作,OTA雖然要在OTR的監督下從事業務,但由於薪資標準略低於OTR,雇主可節省成本,一般私人單位會傾向聘請OTA勝過OTR,OTA工作機會還算不少。

美國職能治療生學程(Occupational Therapy Assistant Program)清單可參考:

美國在職進修職能治療生學程(Occupational Therapy Assistant Weekend Program)清單可參考:

  存到足夠的學費後,可以就讀Bridge Program來補足OT的課程,取得考OTR的資格,畢業後申請OPT和通過NBCOT執照考試一樣可以合格職能治療師(OTR)身分在美國工作。一般是在週末上課,所以可以邊工作邊進修。

美國職能治療生在職進修職能治療師的銜接學程(OTA to OT Bridge-Weekend Program)清單可參考:

三、總結


  職能治療在美國是蓬勃發展的行業,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在美國進修真的會對職能治療充滿信心與願景。雖然提供以上在美進修途徑,還是很渴望職能治療終有一天可以在臺灣完全發揮專業價值!期待有機會赴美學習的同行,將來一起為改善臺灣醫療環境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6.40.148.62
推 offcola:好文 實用                                               09/04 05:46
推 daisuki1995:推用心整理                                          09/04 11:12
推 hollowable:推推  很用心整理                                     09/04 11:21
推 ncawind:推 給大家多一個途徑                                     09/04 20:43
推 ilika:推 謝謝分享                                               09/04 21:20
推 doghaha:好文! 感謝不吝分享                                      09/05 21:57
推 kikie:推~很用心!!                                               09/06 13:40
推 littleot:推!!                                                   09/16 02:29
推 Gradi:推!                                                       10/17 10:58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Amazon Prime留學省錢大作戰(How to use Amazon Prime to save money)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對很多留美同學來說,Amazon算是很熟悉的購物工具,但最近發現很多朋友雖然使用過Amazon,卻沒用過省時省錢的Prime,因此於此做簡單的分享。

  剛來加州安頓時,因為買教科書接觸到Amazon的學生Prime服務,意外發現線上購買許多商品既方便又省錢。這幾天甚至以6元多美金買到20包洋芋片,比超市的10-20美金還便宜許多,還有許多全新小家電標註著不可思議的價格,竟然全都免運費!

  線上購買Prime的部份商品,對於沒有車的學生,或是交通不便的地區,很多時候比起花交通費到店面購買更是划算。只要你有含edu的學校信箱,註冊Prime學生會員後,購買註明有Prime字樣的商品即享有免費半年美國境內免運費、兩天送貨到府的服務。(可以在半年內盡可能買齊所有需要的東西,半年後若想延續會員資格則須繳交會費,可依個人狀況申請。)

附註:最近Amazon有限時活動,透過連結、Facebook或E-mail每邀請一位朋友就有5-10美金的Prime購物金,使用期限為一年,如果真的有幫助可以推薦朋友和你一起使用喔。

【申請會員和加入Prime】
1.大家很常用的Amazon,在臺灣購買要輾轉運回臺灣,現在在美國就很方便囉!點選連結到Amazon,在Sign in處按Start Here準備加入會員。(已有Amazon會員可跳至步驟3。)




2.填寫基本資料,按Creat account,就有自己的帳號了。


3.加入Prime學生會員,可享眾多優惠!如:兩天送貨到府免運費,學生身分可免費使用半年。請按以下網址開始申請,並記得點選「Student」,加入學生會員。


※誠實利益聲明:感謝您的鼓勵,若透過此連結申請,我將會獲得Amazon額外提供介紹人的Prime回饋金。您加入後,若真的喜歡Prime的服務,也可分享您的連結給朋友,您所獲得的Prime回饋金於下次消費時即可使用。




4.確認加入後的所有福利。

5.填寫電子信箱和密碼。


6.填寫學校信箱和相關資訊,記得信箱一定要含.edu,才會通過申請。


7.確認信用卡和郵寄地址。

8.確認信箱,到學校信箱中收信點連結,就完成Prime的會員資格了。





【Amazon線上購物】

1.搜尋商品名稱後,可看到眾多條列的商品。標價旁有標註Prime的即免運費

2.確認商品後,加入購物車。

3.可編輯購物車看已放入商品。

4.確認所有商品品項和數量皆正確即可準備結帳。

5.由於已經申請帳號了,請選擇「I am a returning customer, and my password is:」,並輸入密碼。


6.輸入郵寄資料,Security Access Code請保持空白,僅在部分需要安全碼才能進入的大樓才須填寫。


7.選擇寄送速度,Standard Shipping為一般郵資,其他快捷需要加價。

8.填寫信用卡資料,若經常使用可設定「Add your card」。



9.詢問是否要使用Prime,兩天送到免運費的服務,當然要用囉!


10.確認使用Prime,有Prime優惠的書會在兩天內送到免運費,其他則為四到十四個工作天內送到。訂單無誤就可以「Place your order」確認訂單,在家等你的商品喔!


【取消Prime學生會員】

1.當半年期限到了,Amazon會在信用卡內自動扣款39美金,以延續接下來半年的會員資格,也就是說,如果確定免費體驗半年後不使用Prime,得趕快取消會員資格,才不會突然發現被扣款還要打電話給客服。查看會員資訊,請至網頁右上角點選「Your Account」。


2.在Settings處點選「Amazon Student Membership」。



3.查看會員開始日期,如:我啟動學生會員的時間是「2013年8月14日」,因此在「2014年2月14日」前取消會員,則可避免繳費。確定取消會員資格,請點選「Cancel Your Student Membership」。



4.根據學長姊的經驗,若是不小心超過半年免費期限,且已被Amazon扣款,只要當月尚未使用Prime服務,還是可以跟Amazon爭取退還。但為省時、省力,建議還是在行事曆上提醒自己半年後取消會員喔!